说起某一种茶花,首先想到的是山上云雾缭绕、空气清新的景象,但如果你自己去一些茶山旅游,就会发现从山脚到山顶都在种茶。
山茶花和坪地茶的品质差异确实很大,但是到底有什么好,怎么区分呢?
为什么山产好茶?
1.雾珠增强红色和黄色光
茶叶生长在高山多雾的环境中。由于光线受到雾珠的影响,红、橙、黄、绿、靛、紫七种可见光的红、黄光增强,从而使茶芽和茶叶中的氨基酸、叶绿素和水分含量明显增加。
2.短光照和低强度
林木茂盛,茶树受光时间短,强度低,漫射光多,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的增加,如叶绿素、总氮、氨基酸含量等。
3.高湿度
山中树木葱郁,云海无边,空气和土壤湿度提高,茶芽和叶片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难以凝结,纤维素不易形成。茶树的新梢能长时间保持鲜嫩,但不易衰老。
在这种情况下,对提高茶叶的色、香、味、嫩度非常有利。
4.低温
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降低,决定了茶树体内的酶活性,进而影响茶叶化学物质的转化和积累。
茶多酚和儿茶素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氨基酸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为茶叶的鲜甜口感提供了物质基础。茶叶中的许多芳香物质也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这些香气物质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会形成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各种特殊的香味。很多高山茶之所以会有一些特殊的香味,就在于此。
5.良好的土壤渗透性
高山茶园土壤全风化,砾石多,土壤渗透性好。此外,茶树所需的有机质和各种矿物质营养,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很容易获得,因此茶树的有效品质成分和各种保健营养丰富。而平地茶园多为红壤性粘土,不仅土壤粘性重、结构差,而且有机质和土壤生物含量低。所以茶树的长势往往较差,尤其是茶叶的香气和口感不如高山茶。
山茶花坪地茶的品质有什么区别?
1.不同的成分和耐泡沫性
山中茶多酚、氨基酸、茶多糖、葡萄糖、微量元素、芳香物质较多,600米以下普遍较少,约为前者的三分之一。这就是为什么高山云雾茶能熬10-20泡,而且余香,而600米以下的茶只能泡5-10泡,就淡而无味了!
茶叶的氨比决定了任何茶叶的品质。高山茶氨比接近,所以醇厚甘甜,有一杯茶香,而低山扁茶比例较远,所以苦淡无味。
2.不一样的温柔。
茶花一般半个月就软嫩了,春茶最多能保持一个月的嫩。600米以下的茶叶会在一周内陈化变硬,叶片较薄,可以从湿热的叶底分辨出来。
3.防治病虫害的能力不同。
茶花区昼夜温差大,不利于病虫害的繁殖和生长,尤其是冬季霜冻连绵不绝,病虫害冻死。而低山茶区昼夜温差小,没有农药和药物是无法防治的。
4.不同的土壤
自古高山有土,平地有良田。高山多腐岩、沙土、黑土,pH值适宜,有机质含量高,低山丘陵黄土多有机质含量低。要想有产量,必须施化肥,这也是所有茶农都知道的效益规律。
5.茶叶的变化空间不一样。
普洱茶是由山产的
山茶花新芽肥壮,颜色翠绿,毛多,节间长,嫩度好。加工后的茶叶往往具有特殊的花香,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且肥、结紧、白毛。
坪地的茶叶新梢短,叶底硬而薄,叶片扁平,叶黄绿色,少有光。其加工的茶叶香气略低,口感较淡,串细,骨较轻。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