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七碗茶诗的来历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七碗茶诗的来历的知识,包括茶道最经典的话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一、卢仝七碗茶诗
1、《七碗茶歌》又称《七碗茶诗》,是唐代诗人卢仝的作品,也是《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最精彩的部分。
2、它写出了品饮新茶给人的美妙意境:
3、第一碗喉吻润;第三碗便能让诗人文字五千卷,扬扬洒洒,神思敏捷;第四碗,平生不平的事都能抛到九霄云外,表达了茶人超凡脱俗的宽大胸怀;喝到第七碗时,已两腋生风,欲乘清风归去,到人间仙境蓬莱山上。
二、赵朴初七碗茶诗文
1、(1)七碗:诗中指七碗茶,语引自茶仙卢仝的《七碗茶》。
2、(2)至味:最美好的滋味,最美味的食品或饮品。
3、(4)茶诗网:古今中外茶诗交流平台。
4、(5)偈:读音[j],偈语,佛经中的唱词。
三、七碗茶全文
1、《七碗茶》是唐代诗人卢仝的七言古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重点的一部分,写出了品饮新茶给人的美妙意境,广为传颂。
2、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3、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4、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5、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6、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7、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8、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9、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10、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11、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12、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13、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14、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15、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16、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17、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四、卢仝七碗茶诗原文
1、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2、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3、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4、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5、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6、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7、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8、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9、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10、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五、七碗茶诗赏析
1、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2、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3、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4、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5、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6、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7、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8、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9、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10、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11、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12、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13、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14、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15、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16、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17、《七碗茶歌》是《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第三部分,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它写出了品饮新茶给人的美妙意境:第一碗喉吻润,第二碗帮人赶走孤闷;第三碗就开始反复思索,心中只有道了;第四碗,平生不平的事都能抛到九霄云外,表达了茶人超凡脱俗的宽大胸怀;喝到第七碗时,已两腋生风,欲乘清风归去,到人间仙境蓬莱山上。一杯清茶,让诗人润喉、除烦、泼墨挥毫,并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写出了茶之美妙。茶对他来说,不只是一种口腹之饮,茶似乎给他创造了一片广阔的精神世界,将喝茶提高到了一种非凡的境界,专心的喝茶竟可以不记世俗,抛却名利,羽化登仙。
六、七杯茶诗内容
1、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2、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3、中国作为茶的故乡,其茶文化源远流长。茶诗文化作为我国茶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茶文化的绚丽瑰宝。一篇篇优美的咏茶佳作,对我国茶文化的继承、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4、这首精妙绝伦的《七碗茶诗》为唐代诗人卢仝(自号玉川子)所创作,因其影响深远,至今仍脍炙人口和广为流传,但凡爱茶之人,无一不喜欢的。
七、七栀茶诗
1、《七碗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2、卢仝(tng)(公元约795-公元835),唐代诗人,初唐四杰卢照邻之孙。出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思礼村,祖籍范阳(河北省涿州)人。早年隐少室山茶仙泉,后迁居洛阳。自号玉川子,破屋数间,图书满架,终日苦读,邻僧赠米,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被尊称为“茶仙”。性格“高古介僻,所见不凡近”,狷介类孟郊;雄豪之气近韩愈。韩孟诗派重要人物。835年十一月,死于甘露之变。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茶道揭秘:从第一口茶到茶文化深度解析
2025-04-10 22:35:49茶道安装视频教程大全-茶道使用方法视频
2025-07-06 04:20:08茶道修持:生活的艺术与禅意的实践
2025-06-18 02:04:48水仙茶:品味千年茶文化,成为茶道达人指南
2025-07-05 04:08:33中华茶道:倒茶礼仪的精髓与传承
2025-07-05 00: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