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证烧制质量的过程中,分阶段进行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操作步骤,旨在确保每一阶段都能达到最佳效果。
蒸发阶段(点火至300℃)
在每个炉排上铺上秸秆和二次煤(即煤渣煤),然后同时点火。待第二个煤充分燃烧后,加入少量煤。此阶段的关键是消除坯体中的吸附水和少量机械水,因此需要强通风,确保窑顶的眼全部打开,避免出现兔制品的水痕缺陷。在升温过程中,应采用填充法加煤,且升温速度不宜过快。
氧化阶段(300℃-900℃)
当窑内温度升至300℃左右时,转入氧化阶段。要将所有的眼睛和火孔都堵住,增加通风。为了充分氧化分解坯体中的结晶水、碳酸盐等有机物,可采用快速加热,每小时升温速率可超过100℃。若煤质好,加煤宜勤加,烧薄。每次加煤都要粘炉一次。若炉内碳层过厚,应及时通灰,使燃料充分燃烧。
中火保温阶段(900℃-1000℃)
中火保温的目的是降低窑内温差,使坯体中的碳酸盐等杂质继续分解,为燃烧还原焰做好充分准备。此时要适当减少抽风,每次给煤前要将炉内火完全降下来。当窑温达到还原临界温度时,应进行一次清炉,清除炉内所有结渣。要求快速操作,防止窑内温度下降。
还原阶段(约1000℃-1300℃)
窑内温度达到1000℃左右,进入还原阶段。此阶段的目的是将钢坯中的氧化铁还原为氧化亚铁。一般宜采取多加时间,弱风点火的方法操作,坚持每炉撬炉,带火加煤。为防止炉穿孔,应根据炉内碳层的厚度来通灰。若钢坯中氧化铁、硫酸盐等杂质较多,最好烧还原气氛。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应控制在4-5%。若坯体中氧化铁含量较低,可在弱还原性气氛中烧结,一氧化碳含量可控制在23%,但过量空气系数应小于1。
大火保温阶段(约1300℃左右停止灭火)
在此阶段,应采用弱还原火焰或中性火焰。为了使窑内所有产品都成瓷,并防止局部过烧或生烧,必须尽量减小内部温差。每次加煤前,窑内的火不应切断。加煤后,火焰呈亮黄色或白黄色,可见厘米的轮廓,以防止氧化亚铁再次被氧化,使产品变黄。
灭火和冷却
停火温度要根据坏釉的烧成范围和季节气候来定。停火后,关闭炉门,保温2小时左右。可以拆除炉条,升起所有烟道百叶窗,打开窑顶和窑门上半部的眼,开始自然冷却。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取决于箱体的热稳定性),可以快速鼓风车。
在整个烧制过程中,给煤、撬炉和操作炉应同时进行。要坚持按顺序升温,按火焰加煤,按煤质调节空气,按产品烧结温度范围停炉。先看火,再加煤,炉的四角和四边多加,中间少加,防止缺碳穿孔(特别是还原阶段)。而且坚持撬每一个炉子,先撬两边,再撬中间。吹灰和清炉取决于炉内的燃烧。炉排进风量和烟囱抽力的控制应及时调整,以满足分级加热的要求。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武夷茶之采制工艺详解(如何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2025-07-01 03:41:02春茶增产的三秋技术详解
2025-06-20 01:08:35三炮台茶全解析:泡制方法、功效与区别详解
2025-07-01 03:45:58冻顶乌龙茶的保存与保质期详解
2025-04-13 19:45:07茶叶爱好者必看(广东省芳村茶叶批发市场详解)
2025-05-19 15: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