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形容敢于率先尝试、敢于挑战、喜欢探索未知的人,但第一个发现茶的人不也是这样吗?在世界上成千上万种千千植物中,人类选择了茶树作为人工栽培的对象。在漫长的文明发展中,他们积累了各种用茶的经验,使茶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行,产生了许多丰富灿烂的茶文化。这种勇气和智慧,比起吃螃蟹,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么,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茶可以饮用或食用的人是谁呢?关于茶叶利用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今天怡心君就带大家认识几个正在竞选“茶祖”的重量级选手!
玩家1:神农
神农传说从古至今流传至今,最著名的就是“神农尝百草”。神农的“石”原意是一个神,但其神性不及的“黄”,所以可以看作是一个低级的神。据说神农的肚子是透明的,能看到肚子里各种植物的反应,所以能分辨出哪些植物可以吃,哪些植物不可以吃。他以此为基础,写出了最早的《神农本草经》一书,教人们种谷物、养牲畜,完成了中国汉族的农业社会结构。
陆羽在唐代第一部专门研究茶的专著《茶经》中提到:“茶即饮,起源于神农家。”它为神农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提供了明确无误的文字记录。有人认为,神农在野外用大锅烧水时,刚好有几片树叶漂到大锅里,烧开的水颜色微黄,在口中产生唾液,解渴提神。根据神农过去尝草药的经验,发现它是一种药。还有一种说法是神农品茶时,发现茶在胃里流得到处都是,检查了一下,把胃洗得干干净净。所以神农称这种植物为“茶”,后来逐渐成为“茶”。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神农氏主管的是与农业和植物有关的事情。茶作为植物的一种,被判定与他有关,当然有道理。不过,透明肚皮的说法有点夸张。怡君判断这个说法的可信度:四颗星!
种子2:周武王
人们认为,茶叶的利用始于周代,因为金代的《长曲》在《华阳国志巴志》年记载:“周武王为巴蜀之师,茶蜜皆纳之。”是致力于当地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在古代中国的西南部。关于茶的文字记载,有些还是挺靠谱的。这表明当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今四川北部和汉中)已经用茶叶和其他珍贵的产品向周武王进贡了。同时《华阳国志》也记载了当时有人工栽培的茶园。
但是,茶叶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从野生利用到人工种植,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如果武王时代有人工种植的茶园,那么茶的起源和存在一定更早。人类用茶的经验,首先要通过口口相传,逐渐转化为文字记录。因此,宜信君认为周武王是用茶的第一人。这个说法的可信度是:三星!
种子三:汉人。
最早可获得的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根据王宝写的《华阳国志》。这篇文章写于汉武帝宣帝三年(公元前59年),陆羽《僮约》年之前,是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大量当时茶文化发展的记载,包括“烹茶成器”、“舞阳买茶”等语句,都表明茶既是茶。从文中可以看出,茶已经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部分,是待客之物,在当时的社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与先前怀疑的相同的原因,从个人消费到一般消费的茶叶消费决不能同时发生。如果饮茶在汉代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茶应该会被更早地发现。宜信君判断汉代是饮茶或吃茶的第一人。这个说法的可信度是:两颗星!
种子4:罗天山人
40多年前,浙江余姚的农民在修建排水站时,发现了一些深埋的木桩。他们没想到,在这些木桩的背后,是著名的7000年原始文明的河姆渡遗址,震惊中外。在距离河姆渡遗址仅7公里处,考古人员发现了另一处原始聚落——,属于河姆渡文化类型,距今已有6500多年的历史。其间,茶树根部被挖掘。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茶树起源之谜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博物馆、余姚茶文化促进会等知名专家学者。经实地考察,一致认为天罗山遗址出土有樟科植物遗存。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和考证,樟科植物叶是最早的原始茶的主要成分,是原始茶的遗存。田螺山发现的茶树根是人类发现的最早的茶树品种。
陆羽在《茶经》年也有在余姚产名茶的记载:“越州余姚县胜浦泉岭,名仙茶,大者异。”可以证明余姚确实产茶,也证明了罗天的发现。如果罗天河姆渡文明的人们是第一个种植茶树的人,那么他们可能是第一个喝茶或吃茶的人!考古学是对已知人类历史的不断推翻。根据目前的研究,易新军判断河姆渡是饮茶或吃茶的第一人。这个说法的可信度是:五星!
无论谁是世界上第一个喝茶的人,我们都应该感谢他们为我们开创了茶文化。作为人类历史的传承者,让我们向这些伟大的人类致以最高的敬意,珍惜我们杯中的茶!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