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加工过程-大红袍怎么制作

大红袍加工过程-大红袍怎么制作

作者:纽澜乌龙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8-27 04:36:39 / 阅读数量: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大红袍加工过程这个问题,大红袍怎么制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大红袍制茶工艺流程

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

其制法极为精细,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其标准为新梢顶端弯曲,第二叶明显下垂且叶面大部分失去光泽,失水率约为10%~15%。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其中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萎凋时,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等萎凋器上,摊叶厚度1~2kg/m2。阳光强烈时要二晒二凉,晒青程度以叶面光泽消失,青气不显,清香外溢,叶质柔软,手持茶梢基部,顶叶能自然下垂为度。

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是一个继续萎凋和发酵相结合的过程,其技术性极强,一方面促使多酚类化合物发生酶性氧化,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其进行速度。做青时要以特有的手势摇青。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通过叶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摇后静置,使梗叶中水分重新均匀分布,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7~8次,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摇青次数和时间,视青叶的变化(香型与叶色)而定,俗称“看青做青”。在后半阶段,必要时辅以“做手”,弥补摇青不足。“做手”乃甩双手左右将叶互碰,反复数次,但不可使劲用力,动作力求自然。一般摇青规律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多摇少做。优质原料,则只摇不做。

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部分水分呈热软态,为后道揉捻工序提供基础条件。其杀青标准:叶态干软,叶张边缘起白泡状,手揉紧后无水溢出且呈粘手感,青气去尽呈清香味即可。出青时需快速出尽,特别是最后出锅的尾量需快速,否则易过火变焦,使毛茶茶汤出现混浊和焦粒,即俗称“拉锅”。杀青火候需要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温,后期低火低温出锅。

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揉捻时应做到:杀青叶需快速盛进揉捻机乘热揉捻,以便达到最佳效果;装茶量需达揉捻机盛茶桶高1/2以上至满桶;揉捻过程掌握先轻压1~2次,即采用轻-重-轻,以利桶内茶叶的自动翻拌和整形。初揉后即可投入锅中复炒,使茶条回软利于复揉,又补充杀青之不足。并使已外滥的茶汁中之糖类、酶类等直接与高温锅接触,起轻度焦化而形成岩茶的韵昧,时间虽仅30s,却对品质起很大作用。复揉除使条形紧结外,还能提高茶汤浓度。复揉手法与初揉相同,揉20余下即可进行“走水焙”。

大红袍加工过程-大红袍怎么制作

岩茶“走水焙”在一个密闭的焙间中用培笼进行。在各个不同温度(90~120℃)的焙窟上以“流水法”操作。使复揉叶经历高、低、高不同温度的烘焙,达六七成干下焙。整个过程10多分钟。速度快、工作紧张,故又称“抡水焙”。

走水焙下焙后,簸扇去片末,然后摊凉5-6h,以增进后熟作用,使滋味醇和、色泽沙黄而浦润。再经拣剔去除梗与茶朴,即可复培。

拣剔后的茶条先以90~100℃的培温复焙1-2h,再改用70~90℃低温“文火慢炖”。这是武夷岩茶特有的过程、对增进汤色、耐泡、滋味醇和、香气熟化等有很好效果。最后趁热装箱,也是一种热处理过程,对品质也有一定良好影响。

大红袍的精制主要流程包括:毛茶→初拣→分筛→复拣→风选→初焙→匀堆→拣杂装箱。

毛茶拼配和付制:拼配应根据拟生产的成品茶的要求,制订不同产地、不同季别、不同等级的毛茶配料比例的正常方案。拼配应遵循执行标准、稳定质量、兼顾全局、统筹安排、充分利用、提高效率的原则。

由此看来,大红袍的制作工艺流程共分为十道手工工序,一环扣一环,每一道工序对茶的品质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青茶制茶工艺

青茶,性平,属于半发酵茶,著名的茶品有大红袍、铁观音、水仙、凤凰单丛、肉桂、漳平水仙等。

青茶是介于绿茶(不发酵)与红茶(全发酵)之间的半发酵茶类,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制作是茶叶互相碰撞,使叶片边缘破损,正也是因为这道工序,才有了乌龙茶独特的香气。

青茶的加工工艺和流程主要有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包揉)及烘焙等六个工序(5个步骤),具体如下:

即在阳光下散发鲜叶中的水分,使叶内物质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从而破坏叶绿素,除去青臭气,并为做青做好准备。

晾青,即在室内进行自然萎凋。将晒青后的茶叶放置于室内通风阴凉处散失热量,让鲜叶中的各部位水分得到重新分布,便于做青。

又称摇青,在滚筒式摇青机中进行。使茶叶相互摩擦、碰撞,促进茶多酚氧化,形成青茶绿叶红镶边的特色。同时蒸发水分,加速内含物的生化变化,提高茶香。

与绿茶是一样的,让茶叶在高温中钝化,停止与氧气的结合,这也是我们看到的叶子是绿色的,叶边缘是红色的原因,如果不杀青继续氧化,那么发酵度就会上升变成红茶。

揉捻,将茶叶的茶汁挤压出来便于冲泡,再者就是塑造茶叶不同的外形,去除茶叶中多余的水分。

烘焙干燥这一步骤也是乌龙茶比较关键的。以武夷山闽北的乌龙茶为例,多数会选用木炭、竹炭、果树炭来加温让茶叶走水干燥。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

干燥之后,青茶即制作完成,之后经过短暂的停留、存放,即达到市场。

三、大红袍炸到什么程度

1、1炸的程度视具体制作方式和烹饪技巧而定,难以确定一个具体的程度。

2、2对于大红袍这种质量较高的茶叶来说,炸的程度要轻柔一些,以免影响茶叶口感和香气。

3、3如果炸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其他的花草等调味料,还可以赋予茶叶更多的风味,提升茶叶的品质。

四、大红袍发青怎么变红

大红袍发青变红需要经历一个叫做“发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茶叶中的水分、茶多酚和茶黄素等成分会发生氧化、聚合、缩合等反应,使茶叶逐渐失去绿色,并呈现出红色。大红袍发青变红的时间取决于茶叶的品种、加工方法、储存方式和储存时间等因素。一般来说,大红袍发青变红需要2-3年的陈化时间,时间越长,茶叶的红色越浓。

五、大红袍焙火时间温度

大红袍是中国著名的岩茶,来自福建武夷山。其焙火时间和温度是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说,大红袍的焙火时间需要在8-12小时之间,温度控制在120-130℃左右。在烘焙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茶叶,使其受热均匀,达到理想的烘焙效果。焙火后的大红袍茶叶冷却后,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是茶叶爱好者们喜爱的佳品。

六、大红袍奶冻怎么做

1.将红茶袋放入开水中浸泡10分钟,取出红茶袋,把红茶袋压干后放在碗中备用。

2.将明胶粉用适量的水搅拌均匀膨胀。

3.将红茶水放入锅中加热,加入糖并搅拌至糖全部融化。

4.加入预留的明胶粉水搅拌均匀,煮至明胶粉完全溶解成透明状。

6.将第一步备用的红茶袋放入奶液中,搅拌均匀。

7.过滤奶液,倒入模具,放入冰箱冷藏数小时。

七、coco大红袍奶茶制作

1、用烧开的水泡茶,水量刚刚漫过茶叶即可。(热水一加上茶香扑鼻不禁感叹…不愧是大红袍,但还是忍不住心疼了一波)

2、将泡开的茶倒入煮锅,如果喜欢茶味重一点可以留一点茶叶,多冲泡几次,随自己的心意将茶加入煮锅,调整茶味。然后放入冰糖,大火??

3、旺仔牛奶两罐,放入煮锅,大火煮开,煮的时候记得搅拌一下。等一小会后已经有很浓郁的味道了,煮完和COCO奶茶的味道有点像??

关于本次大红袍加工过程和大红袍怎么制作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相关阅读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大红袍真实的历史,以及大红袍半壁江山的由来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母树大红袍的来源母树大红袍实际是指武…
在中国茶文化中,大红袍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闻名。为了泡制一杯完美的大红袍茶,掌握正确的泡茶技巧和选择合适的水质至关重要。以下,我们将详细探讨如何正确泡制大红袍,并介绍适宜的水质选择。一、泡茶方法1. 清洗茶具:泡茶前,必须确保茶具清洁。使…
今天给各位分享福寿山茶乌龙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顶级福寿山茶毒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一、福寿梨山茶和大禹岭茶哪个好喝梨山茶比较好喝,而且香气也是很浓郁。虽然大禹岭茶的海拔要比梨山高,但是总体来…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水仙肉桂大红袍采摘结束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大红袍水仙肉桂哪个贵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一、大红袍水仙肉桂三种茶哪个比较好1、水仙喝的是水,水很滑很…
大家好,关于大红袍和马肉,很多朋友可能还不太了解。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读“牛肉大红袍”的含义,并探讨其独特的风味和背后的故事。一、大红袍马肉的口感特点大红袍马肉,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赢得了茶友们的喜爱。以下是其主要特点:1. 口感独特:马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