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岩茶焙火这一独特的加工技艺,包括其原理、不同焙火程度的特点,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选择焙火岩茶。岩茶,尤其是武夷岩茶,因其独特的香气和味道而受到茶友们的喜爱。我们将一步步揭开岩茶焙火的神秘面纱。
岩茶的蒸煮可能性
岩茶当然可以蒸着喝。不过,并非所有岩茶都适合蒸煮,适合蒸煮的岩茶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火功需达到中火,焙火程度较高,且岩茶的醇化程度高。水仙、大红袍、肉桂、石乳、铁罗汉等品种,因为其内在物质转化完全,煮出来的茶汤醇厚香甜,汤水顺滑细腻。相反,耐火程度不高的品种,焙到中轻火就已经是极限,强行煮茶可能会出现茶汤苦涩的情况。
轻焙火与重焙火的比较
我们来看轻焙火和重焙火的岩茶有何区别。重焙火过的岩茶与轻焙火时相比,外形更紧结,色泽更乌褐,汤色加深;香气更浓沉、幽长,不高飘;滋味更浓厚,少了鲜爽味;刚焙好时味略带涩,储存几个月后会转醇滑。焙茶时温度过高会使茶叶的芳香物质挥发过多,香气降低,甚至产生焦味。岩茶的焙火技巧以文火慢炖为佳。
茶叶焙火的定义
“焙火”,也称为“烘焙”、“吃火”、“炖火”,是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干燥方法,工艺特点是烘干的时间长。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低温慢焙形成乌龙茶特殊的香气。武夷岩茶的烘焙特点是“高温水焙”和“文火慢烤”。初烘后,茶叶含水量达20%左右时,筛去碎末,簸去黄片,拣去梗朴,摊晾6~10小时。然后进行复焙,采用低温慢烤的干燥形式,温度控制在80~90℃,时间1~2小时,烘至足干含水量为7%~8%。冷却,整理后继续烘焙,形成武夷岩茶特有的“岩火香”。
岩茶焙火的不同程度
岩茶焙火区别主要体现在不同焙火程度所带来的色、香、味等方面的差异。根据焙火程度的不同,岩茶可以分为轻火、中火、足火等类别。轻火岩茶的干茶颜色以绿色为主,香气鲜爽高扬,口感清淡;中火岩茶的干茶颜色多以红褐色为主,香气馥郁幽长,口感醇厚;足火岩茶的干茶颜色以橙红或深红为主,香气沉稳厚重,口感浓烈。
岩茶烘焙的次数
对于岩茶来说,焙多少次并不是主要的。焙茶次数过多,意味着损耗成本大,且复焙次数多,说明它一开始没有焙到位。没有焙到位的茶,喝起来很接近走水茶,茶香混杂,气息不纯,滋味偏涩,汤感略薄。而焙过头的病火茶,条索漆黑,僵硬,无弹性,难以泡开、舒展,喝起来还是一股浓烈的焦糊味、炭烧味。
岩茶足火的概念
“足火”也称为“复烘”,采用低温慢焙,使岩茶香味慢慢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足火温度80~85℃,摊叶量1.5千克毛火叶,一般15分钟左右翻拌一次。火温逐渐下降,焙至足干,然后进入“吃火”工序。
武夷山岩茶炭焙的温度和时间
武夷山岩茶炭焙的温度大约三百度左右,时间大约在五分钟。炭焙时,焙笼中的温度约在120度左右。岩茶制作一般经过采青,晾青,摇青,揉青,焙火,焙火分3道:初焙,炖火,吃火。分轻火,中火,高火(足火)。轻火以香气高为上,中火以香气幽,茶水轻醇且厚,高火开泡火香冲,茶质香气含蓄以果香为上,茶水醇厚,岩韵表现性强。
通过以上对岩茶焙火的探讨,我们不仅了解了岩茶焙火的原理和技巧,也知道了不同焙火程度带来的风味差异。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岩茶焙火,选择适合自己的岩茶。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饮用武夷岩茶的功能主要包括,茶的形成发展的阶段不包括哪一项
2025-05-26 09:08:06一叶难求岩茶_一枝香岩茶
2025-05-06 16:43:35水仙岩茶:禅意生活与茶文化的交融
2025-05-01 15:38:34武夷岩茶制青技术_制青安
2025-04-28 15:27:19半天腰大红袍铁罗汉-武夷岩茶大红袍典故
2025-04-21 1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