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心灵的良药
自古以来,茶被视为一种神奇的饮品,不仅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更能以独特的“药理”功效治愈人心。唐代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便有言:“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这句话道出了茶在疗愈人心方面的独特魅力。
以茶解忧,各具疗效
茶对于治疗“心病”有着显著的疗效。不同的心境,需要不同的茶来疗愈。以下便是几种常见的“茶药”及其对应的疗效:
失望苦闷:乌龙茶
当我们感到失望、无奈、苦闷时,泡上一杯清澈甘醇的乌龙茶,静心品味,便能感悟到生活的酸甜苦辣,从而化解心中的忧愁。
愤怒不安:龙井茶
当我们愤怒、不安、暴躁时,泡上一杯澄碧清香的龙井茶,静心而思,让心灵归于沉静,从而获得一份心静、心宽、心安。
疲惫无力:苦丁茶
当我们疲惫不堪,急火攻心时,泡上一杯涩涩的苦丁茶,汤色黄中透红,滋味鲜爽,能够有效缓解疲惫感。
泡茶水温,茶说了算
泡茶水温也是影响茶汤口感和疗效的重要因素。
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如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这样泡出的茶汤嫩绿明亮,滋味鲜爽,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
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水温低,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
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
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古人话茶功效
茶的功效自古以来便有诸多论述。唐代陆羽在《茶经》中称茶能“涤烦”,宋代苏轼在《东坡杂记》中称茶能“除烦”,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称茶能“清神”,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茶能“使人神思闿爽”,清代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称茶能“清心神”,此外还有称茶能“破孤闷”之说。而唐代茶道大师皎然在《饮茶歌消崔石使君》中则有三方面的概括:“一饮涤昏寤,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由此可见,茶犹药也。以茶解忧,既可以疗身,更可以疗心。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茶文化中的交友之道:品味茶香,共享人生
2025-08-16 00:22:26开设茶叶店:传承文化,把握经营之道
2025-08-09 03:15:28茶香禅心:寻找心灵的宁静与生活的真谛
2025-06-29 03:55:54掌握冲泡茶水温的关键,提升茶艺品鉴之道
2025-06-04 22:36:16肉桂岩茶冲泡技巧详解:香气四溢的品味之道
2025-04-19 21: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