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茶叶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象征,品种繁多,风味各异。我们将一起探索茶叶的分类标志及其加工工艺,揭开茶叶神秘的面纱。
我们要明确茶叶的分类标志。根据国家实施的《茶叶分类》标准,茶叶被分为绿茶、白茶、黄茶、红茶、乌龙茶、黑茶、再加工茶七大类。以下是各类茶叶的简要介绍:
1. 绿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
2. 红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揉捻后发酵使叶子变红。
3. 黄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闷黄工序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工序。
4. 白茶:以特定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经过萎凋、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不经炒、揉直接进行干燥而成。
5. 乌龙茶:以特定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经过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6. 黑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如普洱茶。
7. 再加工茶:以茶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加工的、供人们饮用的食用产品,如花茶、紧压茶等。
我们来看看不属于再加工茶的茶叶。再加工茶类,顾名思义,就是在六大基本茶类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手段进行再次加工而成的茶叶。主要包括花茶、紧压茶、工艺茶、非茶之茶。而六大基本茶类:绿茶、青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是加工茶,但不是再加工茶。
茶叶是如何加工的呢?以下是对各类茶叶加工工艺的简要介绍:
1. 绿茶: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
2. 红茶:全发酵茶,分为条型茶和红碎茶,分为4个工序: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
3. 乌龙茶:半发酵茶,主要产于福建省的武夷山地区,采制方法与红茶、绿茶大不相同。
4. 黄茶:杀青后包闷和烘炒后再包闷,使芽叶变黄而形成的,闷黄是工艺关键。
5. 黑茶:鲜叶原料多数比较粗老,揉捻后经过渥堆发酵,或制成绿茶后再经后发酵而使叶色变黑。
6. 紧压茶:以绿茶或红茶或黑茶作原料,经过蒸软压模制成不同形状的茶叶。
7. 花茶:以精制加工而成的茶叶(又称茶坯),配以香花窨制而成。
中国茶叶按照发酵程度可以分为六大类:
1. 绿茶:不发酵茶,我国历史最悠久、产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茶叶。
2. 白茶:不经炒、揉直接进行干燥而成,品质特征为黄汤、黄叶。
3. 黄茶:与绿茶相近,增加一道闷黄程序,性质也是比较清寒。
4. 青茶(乌龙茶):半发酵茶,品质特征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5. 红茶:全发酵茶,品质特征为红汤红叶。
6. 黑茶:后发酵茶,主要做紧压茶的原料。
我们来谈谈茶叶的烘焙。茶叶烘焙是茶叶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以下是对几种烘焙方式的简要介绍:
1. 焙茶机:利用电热丝加热靠热风传导进行烘焙,是目前台湾使用最广泛的茶叶烘焙方式。
2. 电焙笼:由早期炭焙延伸而来,热源改为电热丝加热,与焙茶机相较,两者俱为传导方式加热。
3. 炭焙:基本上为早期电力不足时所使用的茶叶烘焙方式,操作过程繁复。
茶叶的加工工艺和烘焙方式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品味茶叶的美妙滋味。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干泡和湿泡哪种更适合茶叶的制作
2025-08-03 02:22:42大红袍与永川秀芽:探寻茶叶的口感与健康益处
2025-07-25 00:25:08揭秘木炭黑乌龙茶:类型、工艺与独特魅力
2025-07-24 04:25:23广东省茶叶产区探秘:青翠茶香,品味岭南茶韵
2025-07-22 01:31:18茶叶生活小常识「新手做茶叶生意怎么入行」
2025-07-20 01:21:46